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回到首页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工作证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目的地 > 正文

变扶持项目为改善环境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9-10 9:25:54 人气: 标签:

 

  地方政府促进扶持政策不应仅限于财税优惠政策上,而更应体现在优化投资软环境上。

The promotions and supports given by the regional governments should be orientedto all-leve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s rather than only to favorable policies.

投资促进服务是指国家职能部门,通过科学制定投资促进服务政策,依法运用行政管理权力,管理投资促进服务活动,提供给投资企业平等享受的公共服务。这里所谓的“投资促进服务”是广义层面上的,主要包括投资促进机构建设、政策宣传、项目推介、境外招商、信息咨询、会展服务、联络培训、法律投诉、辅助审批、续项服务、城市宣传、技术服务等。投资促进服务新体系是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以政府财政资助为主,通过科学规划,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投资促进服务体系,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政府信息资源优势,降低投资企业商务成本,满足不同投资主体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一. 地方政府鼓励投资促进的现状

中国的投资促进机构从无到有、从完全依靠政府扶持发展到逐步自主发展、从最初提供低层次的项目审批代理逐步到多样化的专业投资服务、从单纯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到致力于优化区域投资环境,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光辉的历程,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投资促进服务体系。表面上看我国从事投资促进的机构不少,但各自提供的服务独立性强、系统性差,服务的内容有限,促进服务公共化程度明显落后于我国的外资国际化程度,服务供给远不能满足各类企业的发展需求。公共服务是投资促进的灵魂,投资环境就是最好的竞争力,但政府层面仍有很多人把投资促进理解为单纯的招商引资,没有充分发挥投资促进在区域产业投向引导,优化产业结构上的作用,没有将投资软环境建设放到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度来重视。由于认识不到位,地方投资促进政策缺乏战略远见,只注重眼前即时利益,普遍存在重视具体鼓励政策而轻视投资环境,粗放式投资促进严重,这种方式不适合入世后国际规范化促进的趋势。

目前各级地方尚未形成一套全面、科学的外资评价体系,对引资行为的评价还仅仅停留在单维数量指标上,这就造成某些地方政府对投资促进范畴的认识和界定模糊,容易进入急功近利盲目招商奖励的误区,各地政府在鼓励投资促进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一是促进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发展慢,投资促进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二是促进方式不适合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转变,不适合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新要求;三是地方财政资金大量投入到招商环节,主要用来补贴政府自身的招商活动,有些地方甚至采取滥用政策补贴、恶性竞争等扭曲市场机制的做法,这必然导致产业竞争力的弱化;四是财政扶持的主体应该是投资促进机构,不应该是企业和项目,但由于事业单位改革滞后,财政对投资促进机构缺乏扶持动力,财政扶持越过促进机构直接到了项目和企业,这种缺少促进机构的扶持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促进机构整合各方资源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 地方政府扶持投资促进应始终体现在优化投资软环境上

从产业环境角度研究投资促进,显然提升国际竞争力要打好投资促进这张牌。从目前招商引资形势看,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国际资本供给不足以及国际竞争加剧,基础设施局限和生产要素竞争力不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力度不够,而在于区域内投资软环境。2005年4-5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主要省区部分外向型企业开展了“关于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调查”,在外向企业对中国各级政府部门服务的认可上,68.9%的应答者认为“服务一般”。面对快速增长和日趋多元的投资服务需求,现行的供给模式很难适应,在很大程度上,投资促进环境已成为制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转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和谐的投资环境。

我国地方政府扶持投资促进的思路和模式需要改进,要学会两条腿走路,既要注重发挥直接性鼓励政策的导向作用,同时更要注重促进软环境的改善。从长远看,财政扶持投资促进应始终体现在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上,各级地方必须努力构建一个完整、成熟、专业、高效的投资促进服务体系,以适应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单纯依靠财税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的促进方式,应该到了升级转型的时候了。我们需要反思,财政扶持资金的核心竞争力在哪?究竟什么样的促进政策才有利于提升投资软环境?财政政策若要对此释放更大的潜力,还要在更深层面上,发掘公共财政的创新空间,把扶持范围控制在市场难以作为的方面,真正履行政府应做之事。政府、促进机构和企业各司其职,清晰界定财政资金的扶持范围,更好的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乘数效应,建立相对灵活且运转高效的投资促进机构,在企业投资的每个阶段提供良好的全方位服务。既实现由简单的招商引资鼓励向宣传策划、信息服务、续项管理等全程服务的转变;由对具体投资项目的奖励到打造综合投资软环境的转变;由对增量资本鼓励到对增量资本和存量资本整体引导服务的转变。

在新的投资促进体系下政府可以清晰监测到财政扶持资金的运作过程,外商可以充分了解到国内市场和企业的情况,国内企业可以不出家门找到自己满意的合作方,合资企业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无微不至的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促进环境是政府行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间接方式,这种看似没有直接投到企业身上的资金,实际的长期效用将更加巨大。

三. 地方财政在鼓励投资促进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亟待转型

随着引资方式的不断优化,政策设计应该克服封闭促进的惯性,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快政策的转型升级。目前各地在投资促进方面的鼓励政策视角过于狭窄,促进更偏重于前期招商,在投资中、后期服务方面则显得较为薄弱。扶持涉及的范围不宽,仅局限于税收优惠、引资奖励、招商补贴等方面,促进重点仍停留在“一站式”审批、“绿色通道”、“全程代办”等简单基础服务层次上, 在扶持中介机构发展、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改善商务环境、完善服务功能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鼓励政策,这种“重优惠、轻服务”的倾斜式扶持不利于投资软环境的改善。

(二) 扶持投入不足

随着引资质量的提高,企业对直接奖励式的促进重视程度会逐渐降低,对多样化的促进服务需求将不断增长。从地方情况看,一是促进扶持财政预算规模偏小,促进投入在整个外经贸扶持资金中所占比重较轻;二是资金支出结构出现失衡,大量资金投入到优惠、奖励和招商补贴等方面,但在促进基础服务、城市宣传、国外招商平台拓展、投资后期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却少的可怜;三是财政对促进服务信息网络投入缺位严重,造成政策运作缺乏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四是投资促进服务环境评价体系缺失,资金投入绩效评估滞后,各地扶持资金投入总量难以扩大。

(三) 扶持机制滞后

为何财税优惠和招商奖励实施范围如此广泛,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这是因为这种方式与目前的财政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适应的。我国的外经贸促进资金财政管理体制一直以来沿用行政部门资金管理的模式,这与地方促进机构职能缺失有一定关系。政府直接介入的资金管理模式将大大降低资金的乘数效应,这种体制很难适应外向基础促进服务和区域产业引导政策的运作,财政必须从资金预算、投资方式、绩效评估等方面建立起适应投资促进服务资金管理特点的新机制,真正实现由直接激励型向间接服务促进型机制的根本性转变。

(四) 资金监督不力

由于投资促进扶持指标存在多维性和不确定性,给资金审批的公开、透明、使用和监督带来更大难度。地方财政部门缺少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综合评价和跟踪问效,预算分配环节缺乏必要的制衡机制,财政对扶持资金运行的控制力不强,企业使用资金随意性较大。政府既是扶持政策的出台部门,同时也是政策执行和监督部门,这种“三位一体”的体制不利于资金的运作与监管。可以看出财政对投资促进扶持资金在预算、支出、使用、绩效评估整个链条上没有形成完整的控制,这就很难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

四. 构筑投资促进服务新体系的建议

(一) 加快政策转型

投资促进要站在产业的角度,而不是单个企业的角度,财政扶持不应过多的直接介入企业,而是引导社会优势资源向促进扶持积聚,提供高效优质的双向促进服务,让企业专心培育核心竞争力。地方政府促进扶持政策不应仅限于财税优惠政策上,而更应体现在优化投资软环境上。随着产业转移结构的不断升级,非竞争性促进政策将更适合未来投资促进的发展趋势,其促进的“软实力”将逐渐显现。财政在投资促进中角色应尽快转变。一是地方促进政策应避免过度扶持激励,加紧清理那些直接针对引资项目的奖励补贴政策;二是财政政策应尽快归位,突破单一奖励补贴的扶持方式,细化完善各种扶持政策;三是转变扶持方向,将扶持重点更多的转移到优化区域投资环境上来;四是加大对投资促进机构的扶持力度,发挥促进机构在外资筛选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五是以人力资源培训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投资促进人才发展战略。

(二) 加大财政投入

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投资促进服务,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一是加大投入总量。实现促进由单纯优惠向优惠与服务并重的趋势发展;二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整合出口扶持、投资促进和开拓市场等各类外经贸扶持预算资金,逐步淡化过多过细的产业倾斜扶持政策,加大对促进服务方面的投入比重;三是转变扶持方式。由传统的直接激励促进方式转变为政府扶持促进机构,通过机构多样化的服务,营造宽松和谐的投资软环境;四是提高财政资金乘数效应,引导投资服务领域促进主体多元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尽快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国际化的投资促进服务新体系。

(三) 创新扶持机制

目前投资促进重点从直接激励到促进服务需要一个相对的停顿期,因为这种转变需要财政机制、促进机构和政府引资绩效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投资促进扶持资金管理的开放性、公共性、专业性的特点要求财政管理机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改革现有部门经费式的管理模式,打破促进预算根据以前年度逐年递增的惯例,创立以扶持内容和扶持效果评估为依据的预算审批方式,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项政府性投资促进资金的功能定位,突出支持重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逐步建立起投资促进政策与财政鼓励资金相匹配,商务与财政促进制度高度衔接的国际规范化的管理新机制。

(四) 强化资金监督

财政监督作为投资促进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必须最大限度地适应促进服务资金管理的特点,将财政监督贯穿于资金管理的全过程。一是重视对预算编制的监督管理,加强预算资金财政监督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对资金使用信息的采集分析水平,不断丰富现代化监控手段;二是增强促进预算决策程序的透明度;三是建立扶持资金财政总监制度,建立高规格的专门监督机构;四是重视财政资金绩效评估,建立衡量投资促进有效性的综合数量标准与评价体系,从动态上强化对投资促进扶持资金全过程监管。 FIC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合作 版权声明

主管:中外商报有限公司  主办: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广告发行:北京市神州商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510852665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电话:010-52100121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2814439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西大街1号院 技术支持:山西博科硕

广告发行:北京新华信邦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农光里212号楼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电话:010-67326716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0205315/13241384465
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技术支持:中国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