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回到首页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工作证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不良资产从香饽饽到烫手山芋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0-31 10:19:37 人气: 标签:
2006年年底,伴随着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业务的收尾,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的不良资产大规模推了,但推出伊始,资产包却面临着频频“流拍”。由于对不良资产包价值认同存在巨大偏差,市场成交量极度萎缩。
一般认为,中国是除印度尼西亚、日本及韩国以外最大的不良资产投资市场。而现在中国的不良资产正从香饽饽变为烫手山芋。

外资投行的盛宴

2006年12月6日,普华永道在北京发布的《2006年中国不良资产投资者调查》报告显示,投资者对中国不良资产市场仍然保持乐观,许多资金雄厚且经验丰富的外国投资者渴望在未来几年内在中国投资不同类型且金额庞大的不良贷款项目。
在美国华尔街,不良资产处置被称为是“沙里淘金”的生意,尽管过程艰辛,但回报率可高达30%。
中国有着庞大的不良资产市场。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6月末,中国商业银行的总体不良贷款余额约13000亿元人民币(约1600亿美元)。这还未包括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所拥有、可对投资者转让的不良贷款。
2004年11月,当普华永道发布首份中国不良资产报告时,不良资产市场正处于停滞不前的关头。
当年,普华永道访问了40家国外金融机构,其中41%是投资银行,41%是专门处理不良资产的基金公司,剩下来的为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和私募基金等。该调查的成功回复率为42%。有78%的受访者表示,有意在未来1至3年内投资每宗价值约5100万至2.5亿美元的中国不良资产。
许多资金雄厚且经验丰富的外国投资者渴望在未来几年内在中国投资不同类型且金额庞大的不良贷款项目。不过,现在不良贷款已不是他们的惟一目标了,部分投资者正在积极地探索其他问题资产或“价值偏低”的投资项目的商机。
普华永道的调查表明,71%的受访外国机构认为,中国的不良资产投资在未来几年大有作为,因为截至2005年6月,中国成立的四间资产管理公司只处理了手中38%的不良资产和贷款。现在,四家国有银行都有清理不良资产的压力,加上商业银行纷纷计划上市,中国银监会要求这些银行在2007年前将不良资产的比例减少至15%。因此,大部分的外国机构对投资中国不良资产市场抱着十分积极乐观的态度,认为是一场“盛宴”。
海外投资者此前投资于亚洲其他不良资产市场,如日本、韩国等地的资金已经开始产生回报,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因此对投资中国不良贷款的兴趣十份浓厚。
对于收购中国不良资产的内部回报率,外资一般预期在21%-30%左右。其中,与地产、酒店相关的不良资产的投资吸引力较大,因为这些资产有实质性业务支持。一般又以集中在北京、广东及江苏一带的不良资产最具有吸引力。与服务业以及外贸相关的不良资产,吸引力则相对较低。
据了解,在中国不良资产交易市场,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巨头获利丰厚,他们在有的项目中的回报率超过300%。

为什么要售予外资

中国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华融、信达、东方和长城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平均在20%左右。而财政部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考核,主要是两项指标:回收率和回收费用。华融自己在2004年取得的成绩是:现金回收率20.6%,回收费用占回收金额的7%以下。
另据摩根内部人士介绍,2004年,摩根处置其从华融收购来的不良资产取得的成绩是:现金回收率19%,回收费用占回收金额的8.5%。
既然国际投行处置不良资产并不比中国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更好,那么为何还要将不良资产拍卖的方式卖给他们,而不自己处置呢?
业内人士分析说, 根本原因在于,尽管不良资产处置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新的行业,但并没有因此建立一个“本国的”完整的行业链,单纯依靠四家公司处理如此庞大的不良资产,显然力不从心。一个完整的行业,不仅要有国家级的资产管理公司,还要建立地方政府级的和民间性质的资产处置公司,引进竞争机制,建立一个市场化、机制灵活的资产处置行业。
同时,中国银行体系中不良资产数以万亿计,买一包资产来处置也要十几亿甚至几十亿一包。这么大的数额,中国企业家哪里买得起?所以非跨国投资银行做不了。比如,2005年11月,全球最大的金融公司花旗集团表示,该集团旗下一家公司已经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同意收购中国364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资产。此次收购规模创下外资收购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之最。
2001年11月29日,华融将账面值为10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包出售给以摩根士丹利为首的投标团;2002年3月,华融与摩根士丹利签署合同,组建合作公司——第一联合资产管理公司,并向当时的外经贸部提出申请。2002年11月26日,外经贸部正式批准这家中外合作公司成立。同时成立的还有华融与高盛公司组建的融盛资产管理公司。
而获准组建的第一联合资产管理公司,将在7年的经营期限内处置完108亿元不良资产,这些资产也就是2001年11月29日华融通过公开国际招标向以摩根士丹利为主的投标团打包出售的价值108亿元的4个资产包。尽管华融未对外披露招标的交易结构及相关细节,但从海外投行渐涨的参与热情来推测,其中必然蕴涵相当大的获利机会。据悉,这些机构投标前已耗资不菲,参与华融竞拍资格的“门票”高达5万美金,通常情况下,投行聘请中介机构为其作尽职调查的费用都在几百万人民币之上。如此巨大投入的背后,隐藏的是更大的赢利冲动。

牛市正在转熊

“上了3毛钱(即不良资产账面价值的30%)就很难做了,价高风险就加大,毕竟是不良资产,没人敢冒风险。资产管理公司拿到手就已经是3毛了,再加一点,到最终买家这就已经没法做了。”一位替客户调查不良资产的律师称。
“以前差不多看10个能成3个吧,但现在看10个能成1个就不错了。”一位不良资产投资人也称。
据悉,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去年推出的陕西和南京包最终都宣告流拍。尤其是南京包,无论是国内投资者还是境外投资者都认为底价与自己认可的价格相差太远。这导致了即将开始招标的太原包也并不被市场看好。
“以前都是大家抢包,谁出价高就给谁,现在连底价都不认可,只要谁出到底价以上,就能把包拿走。买方和卖方正处于微妙的博弈中,并且对底价的判断相差很大,起码是20%,有的30%到40%。比如100万底价的包,我们认为价值也就60万到70万。”上述不良资产投资者称。
部分不良资产投资人认为,对价格出现判断偏差是由于底价就很高,资产管理公司当初从银行商业化收购时买的就偏贵。
2006年年底,以政策性收购资产处置完毕为标志,成为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不良资产处置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没有人能说清这些可能是金矿,也有可能是垃圾的资产到底值多少钱,很多实际上相当优质的资产最后却以“垃圾价格”被出售。由于没有成本约束,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政策性剥离不良资产时,对价格上下浮动的空间非常大。
“高峰期已经过去,2006年全年,成交的账面价值也只有百亿左右,今年到明年都不会有太大的交易。”一位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认为。
据悉,辽宁地区在2006年没有一笔与外资成交,如果有成交也是2005年达成的意向,并且是政策性资产。
“外资购买力不强的话,想卖都卖不出去。”一位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员称。
但资产管理公司并不这么认为。“投资者,尤其是外资,要求的利润率是20%甚至是40%,而这对于通过商业化收购拿来的资产再转卖是不可能达到的。”一资产管理公司人士称。
“就像股市一样,即使是在熊市,市场还是有人在做,只不过是市场活跃不活跃,盘子大不大的问题。”曾经活跃在不良资产市场的一位律师称。
事实上,对中国的不良资产而言,伴随着第一批淘金者的离开,价格正趋于理性。如果说不良资产价值判断有差异,只是投资者对从高利润到理性利润的失望。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新闻热线 投稿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合作 版权声明

主管:中外商报有限公司  主办: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广告发行:北京市神州商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510852665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电话:010-52100121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2814439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西大街1号院 技术支持:山西博科硕

广告发行:北京新华信邦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ISSN2225-58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农光里212号楼
邮箱:fengfulin315@163.com   电话:010-67326716  传真:010-67355597  手机:18610205315/13241384465
中外煤炭经济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备案号11045526  技术支持:中国万网